close

不勉強自己,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.jpg

你是否為了符合現代社會的期待,去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?是否為了成為他人期待的自己,而忽視自己的內心?我們的人生其實就是由每天的生活累積而成,而生活就像做家事,為了生活下去,我們必須不間段的照顧日常,才能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

一、本書再說什麼

本書作者金秀顯,透過書中內容幫我們找到內心與關係間的平衡,找到屬於自己從容且舒適的生活步調,因為我們不管做得多好,都沒辦法滿足每一個人,因此選擇不勉強不責備自己,對自己跟他人都寬容一些,才不會失去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,另外書中每個章節之間都有穿插一些插畫,讓整本書讀起來更具色彩。

二、以下是我整理書中與我有些共鳴的內容及想法:

(一)守護自尊心,不受他人影響

自尊心是就算自己不特別,也覺得自己珍貴的心態,就像我們的家人、朋友之所以珍貴,不是因為他們很特別,而是因為他們為我們付出真心。當我們懂得珍惜自己,才真正擁有自尊,我很喜歡作者說的一句話:「我們不漂亮又怎樣?不特別又怎樣?我們的存在即是完美,我們的人生依然珍貴」,因此建立真誠關係的起點,就是做自己,因為每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,而真正愛你的人,會有無數的理由愛你,所以我們只要做自己就好。

我們是否曾為了證明自己是幸福、成功的,而花費太多的時間及金錢?但我們的價值不應該由他人的期待、光鮮亮麗的外表來定奪,應根據我們真正認為重要的東西來判斷,只要我們現在過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那就是幸福,如同《跟錢好好相處》書中所說找出自己所定義富足的生活方式,生活才能更加從容且無憂無慮。

(二)問心無愧的做自己

最近我看了一部韓劇《綠色媽咪會》,劇中女主角的兒子是個天才,但女主角將過多的期待加諸在兒子身上,每天督促兒子學習,不讓他享受這個年紀該有的玩樂,最後導致兒子出現心理疾病不再開口說話。生活中我們需要時常關心自己,在感到疲憊時,適度的休息能讓我們走得更遠,因此在我們竭盡盡全力後,我們需要鼓起讓別人失望的勇氣,問心無愧的做自己就好

幫助別人應該劃清界線,先照顧好自己在照顧別人,就像當有人溺水,若一個不會游泳的人下去救人,反而會把事情弄得更糟,因此我們只需要選擇在自己能力可以承擔的範圍去努力就好,不要總是想一肩扛起所有責任,別人的責任應該由他自己去承擔,唯有先設定好自己的健康界線,別人才不會對你予取予求;在打造人際關係上也是同樣道理,若關係中只有一方在努力,那不管你再如何付出,都無法獲得平等的對待,這時就應該放手,如同強摘的果實不會甜,強求的關係不會久。

(三)和他人相處之道

在學生時期與我們感情融洽的朋友,總會在出社會後變得陌生,但就算關係疏遠了只要沒有斷掉,暫時保持距離並等候,或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(成家立業、育兒時期)又能重回過去的親密,到頭來你會謝謝自己有守護這段關係。在我出社會後,以前跟我要好的閨密,也因為工作繁忙而減少了聯繫,起初這讓我覺得我們之間的關係無法在重回以前的時光,但在我心情低落不知向誰訴說時,我的閨密就會主動聯繫安慰我,讓我覺得好溫暖,這讓我知道雖然現在沒辦法像以前一樣天天聯絡,但這段關係會永遠存在。

精神健康醫學科的醫師文耀翰在演講時問聽眾:「至今傷害你最深的是誰?」,許多人都能快速回答,但問到「至今被你傷害最深的人是誰?」聽眾卻回答不出來。我們常覺得別人傷害了我,但在不自覺中我們也對某人造成了傷害,因此與人交流時,盡量用善意去解讀,能強化我們對傷害的寬容,也避免我們傷害別人。

(四)以正念的態度面對生活

有時過多的資訊反而會讓人感到不安、敏感,像是現在新聞每天都在播報新冠性肺炎(covid-19)有多少人確診多少人死亡,這不免也造成人心惶惶,韓國首爾大學曾進行一項壓力實驗,將實驗的白老鼠分成兩組,一組每兩分鐘電擊一次,另一組則是讓牠們在玻璃窗的另一頭觀察對面的老鼠,經過16小時候,發現在一旁觀看的老鼠,比親自感到痛苦的老鼠更早因為壓力而筋疲力竭。這是因為當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事實發生卻無能為力時,反而會在無形之中產生壓力。

因此當過多的資訊充斥在生活中,除了使我們的內心容易不安外,在實際面對威脅時,我們也沒力氣採取行動,那要如何減少這樣的不安呢?就是要減少引發不安的刺激量,因為我們的心會被看到的事物所影響,所以多看美好、溫暖的事物,能使我們的心平靜。

我已經很久不看新聞了,因為我發現如果每天接觸負面訊息,真的會影響情緒及判斷,且社群媒體上的資訊,也常使我心裡感到亂糟糟的,所以在讀完《其實你很好》一書後,我開始以正念的方式,專注在生活中的每個當下(像是:吃飯、工作、閱讀及陪伴家人朋友等等),這樣的改變除了讓我以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事情外,也能讓我帶著感恩的心充滿力量的生活著

(五)說話圓滑的藝術

說話是門藝術,說得好能讓你上天堂,說得不好可能會讓你下地獄,市面有許多教導說話技巧的書籍,但要符合自己的情境及說話方式,就需要靠不斷的練習,將這些技巧融會貫通,我們常在生氣時,說了些傷人的話,雖然當下覺得自己理直氣壯,但到頭來卻是滿滿的懊悔,作者為了避免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,她會將事情的焦點轉移到自己的情緒上,以「我」為原則,當打算說出「太荒謬了」、「你到底在做什麼」就會改成「真令我措手不及」、「感覺有點尷尬」,這樣的說詞可以減緩當下的怒氣表達自己的情緒,也減少做出令自己後悔的事。

作者所採用的方法,跟我在《其實你很好》的讀後心得所提到去覺察自己的情緒,有意識得放下主觀的看法,才能去審視事情的全貌類似,當我們在察覺情緒後就不會被情緒牽著鼻子走,說出的話也比較圓融不會傷害到人,但這些都需要靠不斷的練習、修正與嘗試,最後才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說話方式

(六)接受失敗的可能

人生不可能一直都很順遂,所以我們需要學習在面臨失敗後找尋其他的替代方案,芬蘭會在每年10月13日舉辦國際失敗日,讓所有人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失敗的例子,因為芬蘭人認為從小學會擁抱失敗的孩子,長大會更容易成功,像是在經歷Nokia的瓦解後,那些從Nokia出來的芬蘭人反而成立了無數的新創公司。

之所以很多人在歷經挫敗後無法振作起來,是因為他們總是抱持著不會失敗的念頭,而在失敗後才會感到絕望無法重新開始,另外現代的社會也將失敗與放棄視一種羞恥,讓人在失敗後,容易落入沮喪的旋渦裡,無法看見其他的可能,但失敗反而能讓我們重新開始,放棄反而能擴張自己成為其他可能

生命瞬息萬變,要有失敗才能創造出別種可能,賈伯斯說過:「被蘋果解雇是人生中最棒的事」,因為這讓賈伯斯成為更有創造力的人,因此每一次的失敗都是給自己再次修正的機會,藉以找出自己無限的可能

三、結語

內心與關係之間的平衡,其實就是「愛」,愛可以讓我們寬恕自己與他人,不再掉入憎恨與傷害的迴圈裡,當生活中的關係發生一點裂痕時,試著用愛去化解,找出自己舒適的平衡點,有時我們與他人發生爭執時,問問自己:「3年後的我會如何看待這件事」,或許可以讓自己的情緒馬上冷靜下來,用更客觀理性的態度來解決事情,也不會讓彼此的關係增添無法挽回傷痕。帶著愛來生活,生活就能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。

 

購買書籍連結:

金石堂:https://tinyurl.com/27lxnx29

博客來:https://dreamstore.info/2xSdE

Rakuten kobo:https://tinyurl.com/29e8kv39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ina62938 的頭像
    tina62938

    Tina的讀書日記

    tina629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